【通信產業網訊】(文/ 西南交通大學原副校長 范平志)驚聞廣受尊敬的李進良教授于2023年1月19日在廣州駕鶴西去,享年94歲,深感惋惜,悲痛萬分!李進良教授一生坎坷,盡管受盡磨難,但一直深愛著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對科研和國防事業堅守初心,為我國戰術通信和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奉獻了畢生精力!
去年5月份,我與李教授多次通過微信討論“技術助老”問題。我驚嘆他以93歲高齡還心系大眾,向國家提出三項“科技適老助老”建議。李教授還向我分享了2022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他與聯合國ITU秘書長趙厚麟的通信,闡述了科技助老的重大意義。我們還討論了掃地機器人、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技術進展,期待能盡快研發出便攜式精準集成健康信息(心率、睡眠、血壓、血糖、血脂、血氧、運動、摔倒等體位變化)測試助老終端。讓我欽佩的是,借助于現代科技,李教授多年來一直堅持獨立生活,沒有聘請專職護理。他借助于現代通信手段與家人保持密切聯系,也借助科技(掃地機器人、攝像頭、電器、遙控終端等)輔助自己的生活。他還向我推薦了東莞產的一種客家糯米酒,可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
我與李進良教授相識于1997年。當時,我從英國留學回國不久,正好對鐵路專用移動通信和數字集群通信系統感興趣,李教授邀請我去廣州就歐洲正在研發的TETRA和GSM-R技術進展作一個學術報告。之后幾年,我跟隨李教授,頻繁在北京、深圳、廣州等地開會研討,一起為推動我國數字集群通信標準化和鐵路專用移動通信發展而努力工作。接著,我又追隨他一起致力于推動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和LAS-CDMA),并參與一些核心問題研究。我本人的親身經歷,見證了李進良教授為推動我國無線通信領域的自主創新四處奔走呼吁所作的巨大努力。他對3G TD-SCDMA/LAS-CDMA、4G的TD-LTE、農村通信的SCDMA等項目傾注全力,撰文吶喊,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呼吁國家和社會重視與支持移動通信領域的民族自主創新。我國的TD技術最終得到國家高層重視,并大規模商用,進入國際主流移動通信標準,李進良教授功不可沒。從李教授身上,我學到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勤奮、專注、執著、憂思、忘我的高尚情操,更感受到他烈士暮年、砥礪前行的博大胸懷。
多年來,李進良教授給予我許多人生指導和幫助,使我終生受用。除了在大量數字集群專用通信研討會、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研討會聆聽李教授教誨,李教授還多次到成都與我團隊的老師和研究生交流;我與李教授同被聘為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與羅漢文團隊建立了密切合作;我倆也同與北京郵電大學李道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其善教授交流頻繁;因為與李教授接觸頗多,我也有幸結識了他的老友、著名信息光學專家、南開大學丁守謙教授,并受益匪淺。2009年2月15日,我專程飛廣州,與“中國3G之父”李世鶴等國內眾多專家一起祝賀李進良教授80壽辰。在與李進良教授的交往中,他給我講了許多他早年的蹉跎經歷,他畢業于清華大學,抗美援朝參戰做過通信兵;他在文革期間所遭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非人折磨,更是讓人唏噓不已。然而,他沒有埋怨、沒有沉淪,他對生活、對未來一直充滿熱愛和信心,這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這也是最讓我欽佩和敬仰不已的!
對我而言,李教授既是良師,也是益友!2023年元旦這天,我用微信給李進良教授發了新年祝福,沒想到這竟是最后一次問候。緬懷恩師,思緒萬千,謹以此文紀念李教授。李進良教授千古!
(2023年3月5日于蓉城)
李進良80壽辰座談會合影,2009.2.15,廣州
LinkAir LAS-CDMA上海研討會,與李進良合影,2002.4.18
共同出席北航張其善教授博士生論文答辯會議,2002.8.16
責任編輯:崔亮亮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hntlpf.com”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