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網訊】滑動鼠標,就能“步”入一個個3D展廳,化身數字人沉浸式逛展;點擊展品,就能旋轉展品,了解每一個細節……在人們探尋的元宇宙未來商業模式之時,元宇宙會展賽道已經漸趨成型。據2020-2021年的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線上展覽整體處于凈增趨勢;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發布的第二版《行業合作伙伴基準調查報告》顯示,66% 的受訪者在未來會展活動中對虛擬現實的應用有很高需求,可見元宇宙會展正在被行業接受與普及。
實際上,元宇宙會展能得到青睞,一是其可以打破物理及地理空間限制,用戶無論身在何處,都可立即光臨企業的虛擬展臺參加在線研討會,實時互動;二是5G急需發展創新商用場景,元宇宙會展基于5G帶來的通訊基礎和網絡算力得以落地,有關技術如建模、機器學習、AI算法+3D制作等在眾多場景中也更加成熟、更容易實現。因此,在眾多企業搶灘布局的元宇宙會展賽道中,電信運營商的優勢不言而喻。
手握殺手锏,央企國家隊最早全面布局
“元宇宙是數字經濟的下一波浪潮,將引發新一輪技術革命”,中國電信原總經理李正茂表示,數字經濟的基礎就是數據,元宇宙發展需要海量的數據,數據以及新的算力的需求又要帶動數字經濟的下一波浪潮??萍疾繃铱萍紝<規鞂<?、高級工程師周迪也曾表示,實現復雜元宇宙場景需要非常龐大、復雜的算力網絡,“算力正成為未來元宇宙之爭的核心”,綜合看來,以算力為中心,網絡為根基,打造網、云、數、智、安、邊、端、鏈等多要素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是運營商布局元宇宙會展賽道的一大殺手锏。
在構建數字化轉型底座的過程中,云網融合既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電信的特色和優勢。中國電信在業內率先提出云網融合發展理念,經過幾年的實踐,已經演進到云網融合3.0的階段。依托云改數轉戰略,中國電信在2021年就公布了自身的“元宇宙”戰略布局,以元宇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者為定位,立足創新應用成果,助力元宇宙場景快速落地。由旗下公司——新國脈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脈文化”)操盤,在行業中率先發力元宇宙垂類領域,聚焦賽道、底層技術、戰略布局等,深耕5G個人/企業應用,打造融媒體云新型基礎設施平臺,賦能元宇宙相關產業。
特別在元宇宙會展賽道,國脈文化重點打造元宇宙虛擬空間建設能力,創新搭建云展廳、云會場、云活動中心等,可以為會展提供無邊界、沉浸式展示服務,已經成功塑造出現象級場景特色化、內容精品化的元宇宙會展品牌。
現象級落地,打造國內最大運營商元宇宙會展
在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國脈文化作為大會總承辦方,與集團公司及相關單位密切協同,全力打造元宇宙式云上生態合作成果展(下稱“云上展廳”),集成了參會人數字分身、虛擬會場、虛擬展臺、虛擬主持人、線上線下互動等元宇宙特色場景,參會者足不出戶就能感受720°的全景視覺盛宴,電信首位虛擬數字主持人霄逸代替真人成為展廳導游,與傳統的現實展廳相比更具沉浸交互式科技感。
基于會展中心真實外景和場館數據建模,云上展廳對場館全場景復刻、對線下活動全功能復制,實現了數字科技生態大會虛實場景深度融合、展會活動線上線下聯動。參會者手機端或PC端都可進入云上展廳,融合第一視角和可操作視角兩種模式,多種虛擬形象可供選擇。通過3D建模、虛擬/增強現實、多媒體動畫、視頻技術、社交技術等技術手段相結合,實現參展者、展區空間以及產品、項目的虛擬數字化,數字人在逛展中可跳躍可奔跑,還可與在線人物交流互動,真正感受身臨其境的云上體驗。
云上展廳除了通過3D漫游展覽主要展項,還通過720 VR全景方式展示合作商79家;通過平面加文字展示展示合作商136家,合計展項698個,工程項目高達5000個。是目前為止中國電信最全面,科技含量最高,互動性最強的一次線上展覽方式,也是當前國內運營商主辦的參與人數最多、業務場景最豐富的一次元宇宙會展。
聚勢領跑,繁榮產業生態帶動龍頭崛起
如今,元宇宙會展已經成為數智會展未來發展的新風向,正迎來“以虛強實”賦能產業的黃金階段,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極大。行業人士表示,數字展的搭建成本是傳統展會的1/3或1/4。且隨著虛擬云會場、數字虛擬主持人、云報道、云簽約、智能同聲傳譯技術的應用,元宇宙會展創新應用場景不斷增加,將極大拓展和豐富會展的體驗,更有利于展品在線數字化展示和品牌數字化營銷。
當然,對現階段的元宇宙會展賽道來說,盡管布局者眾多,但還都處于早期階段,特別是產業鏈的發展不由一家公司或者技術建設完成,廣闊市場空白點仍有待完善。作為央企國家隊,國脈文化匯聚產學研各界生態朋友圈,在強大技術、資源、網絡能力、平臺能力支持下,瞄準元宇宙會展前瞻布局、深耕落地,勢必將成為賽道上的引領者,以“快馬躍進”之態繁榮線上線下一體化數智會展生態。
責任編輯:崔亮亮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hntlpf.com”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