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信行業權威分析機構LightCounting發布《PON光分配網絡(ODN)數字化》行業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對ODN網絡的發展進行了分析,定義了ODN技術的三個代際,并對未來光纖技術發展進行展望。
圖1:LightCounting發布《PON光分配網絡(ODN)數字化》行業報告
白皮書回顧了固定寬帶(FBB)技術在不同傳輸介質中的演進和發展,并重申光纖到戶(FTTH)是當前的主流FBB解決方案。而作為FTTH最重要的組成部分,ODN近年來涌現出來的創新令人欣喜。
白皮書首次對ODN技術代際作出了定義。LightCounting指出,ODN技術的發展已歷經三代。第一代ODN(傳統ODN)依賴大量掏纖熔纖,施工效率低,對施工人員技能和工具要求較高。第二代ODN從2015年起開始規模部署,其中較為典型的解決方案是華為、康寧、康普研發的預連接ODN。這一代ODN最大的優點是站點免熔接,所有光纖都已在出廠前完成熔接和測試,并包裝成密封盒體。因此,站點開局時,可以實現“即插即用”式安裝。同時,由于技術要求大幅降低,且安裝不受站點外部環境影響,部署效率大幅提高,施工質量更加穩定。針對第二代ODN,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于2021年8月發布了TR 103 775標準。第二代ODN解決方案在業界也被稱為QuickODN解決方案。
白皮書中還定義了最新的第三代ODN技術和解決方案(ODN3)。由于光纖不導電,因此傳統的ODN網絡是無源的,無法實現數字化管理。雖然第二代ODN相比第一代在安裝效率上有大幅提高,但過去十年間,ODN網絡的數字化和自動化進展仍然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創新型數字化ODN解決方案的涌現,ODN技術正不斷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
白皮書中重點介紹了華為的“光虹膜”(Fiber Iris)解決方案。與其他基于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時域反射儀)技術以實現光路掃描和故障診斷的解決方案不同,華為的DQ ODN解決方案以“光虹膜”技術為基礎,巧妙地利用ODN中1xN分光器的光學微結構,在光信號中引入獨特的差分相位變化,實現了無源光器件的智能化。光虹膜方案由華為云管理平臺(NCE)、OAI(相位接收模塊)單板、OSU(光開關)和光虹膜分光器組成。該解決方案可自動檢測光纜的鏈路狀態和網絡故障,精確定位故障點,故障定位誤差在2米以內。
圖2:華為DQ ODN光虹膜解決方案組網原理圖
第三代ODN的出現為ODN行業注入了活力,極大地增強了FBB光纖接入的固有短板。相信未來還將出現更多令人驚嘆的光纖智能技術,推動人類社會的信息化、數字化和自動化進程。
責任編輯:楊歡慶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hntlpf.com”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馬繼華
評論:4G被標識成5G,到底錯在哪里?
不管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廠商,或者有關...【詳細】
老解09.14
蘋果“虛標5G”了嗎?
崔亮亮09.11
問答: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談文心一言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