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報告(2022年)發布
通信產業網|2023-01-09 17:24:07
作者:通文來源:新華網

【通信產業網訊】2023年1月6日-10日,2023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在北京召開。在1月9日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分論壇上,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發布并深度解讀了《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報告(2022年)》。

數字經濟時代,云作為城市基礎生產力和堅實底座,日益成為激發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動能的重要基礎支撐,云服務發展水平成為衡量城市數字化轉型成效和數字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標志。鑒于當前業界較為缺乏以城市云服務為觀察視角的研究,為科學評價我國城市云服務發展水平,發掘城市云服務發展特征和規律,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團隊創新性建立了一套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對我國GDP TOP60城市云服務發展狀況進行評估,構筑城市云服務清晰畫像。

報告顯示,當前60個樣本城市云服務發展呈階梯分布。北京、深圳、上海形成第一梯隊(創新領跑),引領全國云服務發展。廣州、杭州、武漢、西安等34個城市形成第二梯隊(加速追趕),在細分領域打造具有獨特優勢,對創新領跑城市形成追趕之勢。其他城市形成第三梯隊(蓄勢提升),云服務發展在探尋數字經濟發展著力點過程中蓄勢待發。

報告分析,當前樣本城市云服務發展水平與數字經濟規模之間呈現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021年現有數據測算可以觀察到:城市云服務發展指數每增加1分,數字經濟規模對應增加,范圍分布在[116,1005]億元區間。蓄勢提升城市的云服務發展水平與數字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力相對較小;當城市云服務水平發展到加速追趕階段后,其與數字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力快速提升并達到頂峰;隨著城市云服務不斷成熟進入到創新引領階段,二者間的相互影響力又開始逐步放緩。

報告認為,當前樣本城市用云量水平有巨大提升潛力。與美國云服務支出GDP占比相比,我國三大創新領跑城市發展水平基本相當。但加速追趕城市、蓄勢提升城市的云服務支出GDP占比不足美國的20%。整體上我國用云量水平不高,重資產輕服務、以采購硬件和軟件資產為主的傳統IT建設模式是重要原因。同時,城市上云廣度深度仍需提升。從云服務覆蓋行業范圍衡量上云廣度,云服務一級行業覆蓋率達到88%,但二級行業覆蓋率僅51%。從用云量、用云類型來衡量用云深度,基礎資源、農林牧漁等行業的用云深度相對不足,用云量僅占15個一級行業用云量的1%左右;另外,SaaS等深層次應用在用云量中占比不高,三大梯隊樣本城市SaaS支出占云服務支出比重在20%-30%區間,不及美國50%的發展水平。

報告指出,城市云服務政策環境仍有待優化。云服務已納入政府采購目錄,但云服務采購配套流程仍需細化。安全方面,云服務安全評估認證和監管機制初步建立,但在推廣過程中云服務用戶參與不足,云服務安全評估未納入云服務采購要求等情形仍然存在,是制約城市云服務發展推廣的重要障礙。

近年來云服務聚焦數字政府、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關鍵場景,在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形成大量優秀實踐。武漢、長沙、長春、鹽城等城市突破以部門為單位建設云設施的點狀發展模式,通過打造統一政務云平臺、“城市一朵云”等,推動政府治理及公共服務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深圳、西安、東莞、廈門、蘇州、無錫、南京等城市結合本地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需求,建立云產業創新基地,各領域上云用云逐步從單一業務、單一企業上云向全產業鏈上云、培育云產業集群生態方向發展。通過關鍵場景賦能,云服務逐步成為支撐城市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的“使能器”。

責任編輯:曉燕

【歡迎關注通信產業網官方微信(微信號:通信產業網)】

版權聲明:凡來源標注有“通信產業報”或“通信產業網”字樣的文章,凡標注有“通信產業網”或者“www.hntlpf.com”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通信產業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復制、摘編等用于商業用途。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通信產業網”。

合作伙伴
×
大中国免费看的片